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注意到,近日,光伏組件市場出現了非常可喜的信號,多家龍頭企業集體上調組件價格。雖然漲價幅度只有1分錢到3分錢,Kaiyun中國但傳遞了積極的底部反轉信號。
自去年9月組件價格破七以來,光伏行業徘徊谷底至今已有半年,這也導致了組件企業在下半年虧損進一步加劇。期間有硅片企業試圖提價,但缺乏市場支撐漲價不成功。
如今,隨著組件價格的小幅回升,光伏行業底部進一步探明。飽受寒冬煎熬的光伏行業,終于等來了復蘇時刻。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和歐洲光伏產業協會(SolarPower Europe)的數據,2025年1月份,歐洲光伏組件的平均價格較2024年同期上漲了約5%-10%。
歐洲市場回暖,直接給了國內企業信心。春節之后,多家組件龍頭相繼發布漲價消息:
2月17日,通威股份(SH:600438)宣布,700W以下組件價格上調,漲價幅度為0.01-0.02元/W。次日,晶科能源(SH:688223)宣布全系列組件價格上漲,漲幅為0.02元/W。
而在一周前,天合光能(SH:688599)、阿特斯(SH:688472)、隆基綠能(SH:601012)、東方日升(SZ:300118)4家就已上調光伏組件價格約0.01-0.03元/W。漲價后,部分企業的組件價格已達到0.7元/W以上。
另據媒體報道,近日有頭部廠商還要求經銷商審查訂貨合同,如在規定時間之前未付清所有款項,擬將原有購貨合同作廢。業內人士評價,組件企業腰桿在硬起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國企的招投標中,組件價格也呈現上升態勢,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華夏能源網統計發現,開年至今光伏組件招標規模超30GW,定標規模約19GW。其中:
在2月10日公布的中廣核10.5GW組件集采中標中,中標價格在0.692-0.706元/W之間,所有入圍企業報價均高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2月組件成本指導價(0.692元/W);
近期,大唐22.5GW組件集采開標信息中,規模最大的TOPCon標段(19.5GW),44家企業參與投標,超過七成的企業報價不低于0.692元/W,TOP4組件企業報價則均為0.705元/W;
在1月25日公布的華潤電力2024年第4批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集中采購(華北大區標段一、標段二)中標結果中,天合光能和隆基以0.705元/W的單價雙雙中標。
在上述光伏組件集采項目中,Kaiyun中國低價投標現象依然存在,但主要來自于二三線廠商,頭部組件廠商似乎已就價格達成某種共識,誰也不愿意再打價格戰了,這殊為不易。
自2024年10月以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通過發布光伏組件最低含稅成本指導價等方式,引導行業抵制低價競爭。自2025年1月,簽訂自律公約的33家光伏企業開始執行配額制定產量的限產手段,產能過剩問題有所緩解。
數據顯示,2025年1月全球光伏組件產量約為38GW,較上月環比下降19.1%。嚴重的供需錯配開始糾偏,帶動了組件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上游的硅料價格也有小幅微漲,漲幅在40元/千克左右。
一個是1月中旬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文件明確以2025年5月1日為新老政策執行的分界點,之后并網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只能選擇自發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而之前并網的則沿用舊辦法全額上網。
第二個是2月9日發布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依據該政策,2025年6月1日將“新老劃斷”,老項目銜接現行具有保障性質的相關電量規模政策;新項目,由各地確定可納入“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的電量規模。
這兩個文件,給光伏行業圈出了430和530兩個“搶裝潮”,在截至日前并網可相對鎖定電站收益。由此,各地開發商開始加大對組件的采購力度,進而推動了價格上漲。有機構預測,需求爆發疊加供給收縮,二季度光伏產業鏈漲價已是明牌。
此次光伏組件價格普遍上漲,對行業是個可喜的信號,意味著之前各方的努力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但這種短期刺激帶來的價格上漲有多大空間,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產業鏈四大環節產能過剩一倍以上的局面下,光伏行業擴張仍在持續。僅2025年1月,光伏全產業鏈就有23個項目進行公示、簽約、開工、建設等,總規模近175GW,總投資額超875億元。
產能出清艱難,供需失衡狀況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組件價格非常脆弱,還需要全行業進一步努力來穩固這得來不易的向好局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