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儀征市新城鎮沿江村是國家級永久耕地保護區,從2024年開始,一場綠色能源變革在這里悄然興起。
近日,記者走進沿江村,只見處處彌漫著迎接春節的氣息。屋檐下、晾衣繩上,色澤紅亮的臘肉和香腸,宛如喜慶的“紅色簾幕”,順著屋檐向上望去,屋頂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錯落有致,在云天映襯下逐光而動。
“我希望帶領鄉親們擺脫經濟發展‘依靠輸血’的路徑,走出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國網江蘇揚州儀征市供電公司濱江供電所運維采集班副班長周維忠2022年5月被委派擔任駐沿江村“第一書記”,彼時,沿江村還是一個經濟薄弱村,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方式低效,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嚴重。
2022年,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村集體依法利用存量集體土地通過作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周維忠告訴記者,新能源政策給了他啟發,沿江村可以利用村民的閑置屋頂、庭院來建設光伏發電站,為群眾創造效益。
2023年12月25日,沿江村成立了江蘇省首個能源合作社——儀征市圩眾能源專業合作社,村子走上了綠色發展道路。
進入沿江村,庭院、花園和身披“藍色鎧甲”的小洋房在這里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現代鄉村風景畫。走進村民劉宏喜家中,云開全站Kaiyun平臺豐盛的菜肴擺滿了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說起生活的變化,78歲的劉宏喜眼中充滿希望。
“我家總共裝了72塊太陽能光伏板,拿到了14400元初裝費。以后每個季度,每塊太陽能光伏板還有50元租金收益,一年收入增加了1萬多元。”劉宏喜說,利用自家閑置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相當于開戶了一本“陽光存折”,每年額外的租金收入讓生活更加幸福。
“合作社以農民為主體,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創收益,我們挑選有資質的光伏公司前來投資,確保村民不花一分錢,穩賺不賠,讓新能源產業成為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補充和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敝芫S忠說,截至目前,云開全站Kaiyun平臺合作社已有103戶村民家的屋頂安裝或簽約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合計裝機容量達2.8兆瓦,累計為村民帶來收益超100萬元。
致富小康路上,這個日均發電量接近8000千瓦時的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惠及百余戶村民,有效破解了村集體經濟的“空殼”問題,每一縷照進千家萬戶的陽光都讓群眾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下一步,合作社將繼續推廣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力爭2025年裝機容量達到4兆瓦,讓更多村民獲得更多收益?!敝芫S忠說。
臨行時,路過沿江村的農田,麥苗已經伸出綠油油的尖角,在陽光照耀下孕育著生機,與此同時,灑向大地的冬日暖陽,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清潔電能……(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