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中美科技合作的協定又續簽了5年,如果我國的科學技術真的落后于世界,那么中美科技合作不就相當于美國單方面幫扶我們?
原來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們發展水平的一直都是美國,在一些美國媒體的報道中,中國強的可怕!
在我們的互聯網輿論上,即便是對祖國再有信心的人,一般提到我國的發展水平也都是說“正在追趕美國,已經不斷縮小差距”。
幾乎沒有人認為我們現在已經真的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美國媒體可不一樣,在吹噓起中國的發展成就時,他們的用詞很多時候堪稱夸張。
比如2023年3月份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就對外表示,中國的科學專利以及公開論文數量全都超越美國,《財富》和《華爾街日報》雜志也都報道了相關消息羅列出了數據。
這時候肯定有人要說了,我們國家人口基數這么多,在數量上超越美國是很正常的,但質量上就不一定了。
如果這樣的報道由我們國內的新聞媒體發布出來,大概率是會被網友們批評“過于自大”、“不夠謙虛”、“幻想時刻”等等。
今年10月30日,美國彭博社報道,雖然中國在過去幾年里遭遇了美國全方位的制裁和限制,但是中國的科學技術依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得到創新發展,并且在五個科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這5個科學技術領域分別為太陽能電池板、石墨烯、無人機、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七項科學技術中國正在實現追趕領導者。
除了科技領域之外,在國防軍工產業美國媒體的報道更是夸張,美聯社聲稱現在中國的造艦能力已經是美國的230倍!
現在美國正在面臨來自中國的挑戰和威脅,還因此擔心假如爆發戰爭的話,美國怎么在中國手上取得勝利。
除了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在政治影響力方面美媒也開始承認中國現在的實力,比如2023年4月份《華盛頓郵報》報道,現在全球正在中國的影響下形成一種新秩序。
中國對于中東、東南亞以及非洲等地的參與力度正在不斷深入,比如促進沙特和伊朗和解,中國和東盟之間已經連續成為對方最大貿易伙伴多年,在非洲的影響力也持續上升。
如果不是有美國媒體報道出來,恐怕很多國人都不敢相信原來我們國家在這些方面居然已經如此強大。
客觀來講,中國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的確有些太快了,以至于讓很多國人都反應不及。
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20世紀末,我們和美國之間從經濟到科技上都有著極大的差距。
也因此在20世紀中后期國內有許多人的想法是,等到有錢了之后一定要移民美國,所以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的印象中美西方國家的一切都是好的,認為國外的月亮更圓。
以至于我們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實現追趕之后,依然有不少人抱有過去的刻板印象,堅持認為現在還是美西方國家所有的一切都比我們先進。
這就是典型的不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首先從客觀數據上來看,早在2010年時,我們就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
從之后到現在10多年里,我們長期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趨勢,并且許多國際機構專家都認為按照購買力評價來計算,事實上中國的GDP已經超越了美國。
當然我國人口總量確實龐大,14億的人口是美國的好幾倍,因此單看GDP總量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但在科學技術領域,我們的確有很多方面已經和美西方國家縮小了差距,甚至還有一些比他們更加領先。
就比如通信技術領域來說,當初5G就是由我國占據優勢,武器技術專利的申請占比我們也是最多的,在5G成功實現商業應用之后,6G技術的競爭又被提上日程。
現在我國的6G技術發展依然占據優勢,目前6G專利申請是我國依然穩居第一,為此美國甚至拉上日本、韓國、英國、法國等組了一個所謂的十國聯盟,想要抱團來和我國競爭。
在全球影響力方面這些年我們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所以那些抱有固有刻板印象的人完全可以改變偏見,對我們的國家有些信心。
但是美國媒體之前一向喜歡報道我們的負面新聞,為什么他們又對我國的這些方面作出正面報道呢?
如果因為美國媒體對我們報道這些正面消息,就開始認為他們對我們轉變了態度可實在太天真了,總體上美國這些年來對華態度是非常一致的。云開(Kaiyun)
雖然對一些我國比較先進的科技領域美國進行了正面的報道,但與此同時,更多的還是其他對我們的污蔑和指責新聞報道。
比如雖然美國媒體報道了我國多項科學技術發展成果,但美媒也經常含沙射影地指責中國科技發展是因為“竊取”了美西方國家的技術。
比如前面美媒還提到中國無人機科技發展領先,美國媒體就曾造謠我國的無人機技術是偷的;承認來我國電動汽車技術的實力,但是又污蔑我們電動汽車“產能過剩”。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甚至還說,正是由于我國的電動汽車生產的太多了,現在已經傷害到美國汽車企業和工人,其余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電池的出口都有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各種問題。
各種類似的污蔑數不勝數,所以前面那些對中國科技產業的肯定自然不可能那么簡單,大概率還抱有其他目的。
首先現在的一些美國媒體之所以能做到客觀報道我國的科技發展成果,是因為這些年我們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強,很多科技成果已經瞞不住了。
2023年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家,新能源汽車出口也是蒸蒸日上,全世界很多國家都能看到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就算美國想遮掩事實都難以實現。
隨著中國科技逐漸實現追趕,美國這些年來也越來越把我們當做線年開啟貿易戰以及各方面的技術封鎖都能看出,美國是不想讓我們在科技競爭中取得勝利的。
包括在全球的政治影響力,這些年中國不僅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更想利用我們的能力和全球影響力來幫助全世界一起發展。
因此這些對中國發展現狀的報道是很有可能為了讓美國能清楚地意識到現在的中國已經發展到了什么樣的程度,如果美國不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失敗,那么一定不能小瞧中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
比如早些年間外國媒體經常對我們進行各種負面報道,讓不少國人都受其影響,認為國內的一切就是美西方媒體報道的那樣。
現在隨著我們國力的上升,一些一眼假的謊言站不住腳,所以又開始偶爾對我們進行一些客觀報道。
短時間內的優勢不能代表長久,我們還是需要腳踏實地,爭取在其他技術領域都實現全面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