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一項重要專利信息,昆山絲可印精密電子器材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了一項名為“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絲網印刷的定位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22431847U)。該專利的取得標志著我國在太陽能電池板印刷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光伏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據悉,該專利申請日期為2024年6月,專利摘要顯示,這項實用新型專利通過設計一種新型的定位機構,顯著提升了太陽能電池板在印刷加工過程中的定位效率。傳統工藝中,太陽能電池板的兩側需要通過定位機構本體進行定位,這種方式耗時較長,影響加工效率。而新專利通過優化設計,使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側通過定位機構本體A定位,另一側通過定位機構本體B定位,既確保了固定的穩定性,又大幅縮短了定位時間,從而提升了整體加工效率。
昆山絲可印精密電子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蘇州市,是一家專注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的企業。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人民幣,實繳資本同樣為300萬人民幣。根據天眼查大數據分析,該公司已參與1次招投標項目,擁有18項專利和2個行政許可,展現出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這項專利的取得不僅體現了昆山絲可印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也為我國光伏產業的智能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全球能源結構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量持續攀升。而高效的印刷工藝是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此次專利的取得,無疑將為昆山絲可印在光伏設備制造領域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指出,這項專利的成功應用,將有助于降低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光伏發電的廣泛應用。同時,這也為其他相關領域的技術革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未來,隨著AI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類似的智能化技術創新將更加頻繁,為各行各業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一技術突破意味著光伏發電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從而推動綠色能源的普及。而對于企業來說,采用智能化的生產設備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昆山絲可印的這項專利不僅是一次技術突破,更是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催化劑。
總的來說,昆山絲可印此次獲得的專利不僅是企業自身實力的體現,也是我國在光伏技術領域持續創新能力的縮影。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期待更多類似的創新成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