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和光伏發電應用國。光伏板使用年限在25年左右,從2025年開始將有大批量的光伏組件“退役”,如何不讓“退役”組件回收成為阻礙光伏產業綠色發展的“攔路虎”,是擺在全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在江西、河北、河南、江蘇、寧夏等地,已有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行動起來,搶灘布局這一新興市場。
隨著光伏市場不斷擴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預測,待到第一批光伏板“壽終正寢”時,中國從2025年開始光伏組件將大批量“退役”。2030年,全球報廢光伏組件預計約為800萬噸,2050年將達8000萬噸。其中,我國2030年需要回收的光伏組件達150萬噸,2050年約為2000萬噸。
光伏組件是指具有封裝及內部聯結的能單獨提供直流電輸出的光伏電池組合裝置。隨著光伏組件各大廠商持續擴增產能,預計未來產量將繼續增長,到2023年組件產量將達到433.1GW。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今年要鞏固風電光伏產業發展優勢。光伏組件是光伏產業鏈重要一環,在光伏裝機供需兩旺的背景下,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勢頭。
光伏組件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產品,它可以代替傳統的發電技術,以降低能源消費,改善環境,推動新能源發展的可再生能源。隨著國家采取的新能源政策,光伏組件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其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光伏組件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光伏行業及光伏組件核心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組件設備行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國產化體系,并逐步對海外設備進行進口替代。隨著我國光伏組件設備市場環境的逐漸成熟,國內光伏組件設備企業競爭力提升,為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得益于全球光伏市場需求的推動,國內光伏組件制造廠商近年來不斷加大投資力度,龍頭企業在產能擴充、技術革新、產品研發、成本控制、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提升等方面優勢顯著,帶動光伏組件的持續發展,尤其在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實現平價上網后,帶動了光伏組件及光伏組件封裝材料的需求增長,為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中國光伏組件產業鏈上游包括各類原材料及設備;中游為光伏組件制備;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交通光伏等。
光伏組件環節不乏實力強勁的企業,為更好控制成本及應對產業鏈變化,大多組件龍頭展開光伏一體化布局,除了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日升等均在產業鏈若干環節自有產能。
我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和光伏發電應用國。光伏板使用年限在25年左右,從2025年開始將有大批量的光伏組件“退役”,如何不讓“退役”組件回收成為阻礙光伏產業綠色發展的“攔路虎”,是擺在全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在江西、河北、河南、江蘇、寧夏等地,已有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行動起來,搶灘布局這一新興市場。
隨著光伏行業的降本提效持續推進,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日益凸顯,我國光伏裝機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光伏組件龍頭紛紛宣布新一輪的擴產計劃。未來,隨著新產能的招標陸續開展,光伏組件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同時也將吸引更多投資,帶動光伏組件行業發展。
總的來說,光伏組件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隨著新能源發展政策的推動,傳統電力發電的價格下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潛力所在。屆時,從政策、技術和全球市場發展來看,光伏組件行業前景令人期待。
光伏組件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技術改進和市場拓展兩個方面。技術上,將進一步推動光伏組件效率的提高,開發更多創新型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市場上,將加強國際市場拓展,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內,太陽能光伏組件行業具有一定的發展趨勢,市場投資回報潛力較大。
光伏組件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光伏組件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光伏組件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光伏組件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光伏組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