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是最接近終端電站的制造環節,通常也最直觀體現行業冷暖。截至今日晚間,光伏組件前十企業已有七家披露業績預告,其中僅
今日晚間,(002506.SZ)發布公告,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00萬元至8000萬元;
行業機構PV-tech預測的2024年組件出貨前十名單中,上市公司共有8家,其中僅有阿特斯(688472.SH)未披露去年業績情況。已披露業績預告的七家上市公司中,僅和(688223.SH)預計去年凈利潤為正。多家虧損企業提到,出現大額虧損的原因與技術迭Kaiyun中國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有關。
協鑫集成產能覆蓋電池和組件環節,是P型資產包袱較低的公司。產能方面,公司已形成30GW的高效大尺寸組件產能及14GW TOPCon產能。在行業下行周期,協鑫集成由于缺少硅片環節拖累,去年前三個季度,其毛利率分別為10.1%、7.6%、11.4%,在業內居較高水平。
對于凈利潤為正的原因,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產品價格深度調整,公司采取系列舉措。在組件環節,公司產能及組件產能開工率居行業前列,組件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在國內央國企項目招標中的中標量排名行業前4,相繼中標/入圍華潤、中核、大唐等組件集采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協鑫集成是為數不多的電池環節產能還有擴張動力的光伏企業。2024年11月,協鑫集成定增獲批復,根據公司計劃,定增完成后將進一步擴充先進產能,增加流動資金并降低負債率。機構因此進一步預測,協鑫集成2025年電池產能有望達到24GW,電池自供比例從47%提升至69%。
另一家實現盈利的組件廠為。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8000萬元到1.2億元,同比減少98.92%到98.39%。公司表示,受低價訂單造成的毛利率下降,以及落后產能淘汰、火災事故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性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盡管業績下滑,但晶科能源仍然是組件出貨前五企業中唯一實現盈利的光伏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去年均不同程度虧損。其中,預計全年凈利虧損82億元-88億元。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產業鏈自2022年底開始進入跌價周期,至2024年下半年價格已基本見底。從上游硅料環節看,“減產換減虧”效果漸顯,硅料價格連續多周回升,并帶動硅片、電池和組件價格有回暖趨勢。隨著供給側改革限價、自律限產、能耗管控等多舉措,光伏行業邊際修復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