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記者來到平果市海城鄉,站在山頂放眼望去,一臺臺高聳入云的風力發電機矗立在連綿的群山間,與藍天白云相映成景。
白色的葉片徐徐轉動,將風能轉換為電能后,匯聚到平果華電福新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風電場升壓站。這里是整個平果海城風電項目的“心臟”,顯示著每一臺風力發電機的發電狀態,并負責將風電機組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處理,為清潔電能的高效傳輸提供保障。
“項目總投資5.4億元,目前已建成1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70兆瓦,年上網電量達1.4億千瓦時。”公司項目負責人林斌說,該項目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約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5萬噸。
一批批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的相繼落地、運行,加快了平果綠色轉型的步伐。目前,該市共有8個項目納入自治區陸上風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項目清單,總裝機容量達1110兆瓦。
記者走進位于平果工業園區的廣西大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GW光伏組件生產車間,只見機械臂快速上下揮舞,自動抓取一塊塊輕薄的電池片,將其排列整齊后,進行串焊并聯、層壓處理,送入模擬日光照射的檢測設備中測試能效,整個生產環節基本靠智能化設備完成,幾乎不需要人工操作。
“我們主要生產單玻、雙玻光伏組件,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公司負責人陳建明說,光伏產品除了銷往外地,還實現“本地產、本地用”,助力當地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百余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平果市局平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現場一眼望不到頭,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綠色電能。村民揮動著鐵锨、鐮刀等工具對光伏板底部、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
談起這一項目帶來的變化,太平鎮局平村村干部繆道堅臉上洋溢著喜悅:“以前這片地都是荒山,石頭多,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現在裝上了光伏板,我們又見縫插針種植中草藥,形成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模式。”
目前,平果已入選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全市在建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80兆瓦,已完成并網154兆瓦,為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覃瀏榴?徐順東?謝明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