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0月30日消息卡著三季報披露窗口期的倒數第二天,A股光伏產業鏈龍頭們“暴雷”的三季報終于浮出了水面。
截止發稿,在頭部五大組件廠商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先后披露了三季報,在這五大頭部廠商呈現出“三虧一平一賺”的情況。其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全部爆出巨虧,天合光能凈虧損13.73億元、隆基綠能凈虧損12.61億元緊隨其后,通威股份也凈虧損8.44億元。晶科能源勉強維持1487.42萬元凈利潤,但1487.42萬元的凈利潤建立在245.19億元營收基礎上,凈利潤率只有微薄的0.06%。
此外光伏產業鏈上的硅片龍頭TCL中環,更是慘不忍睹。10月29日,TCL中環發布2024年三季報,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擴大至29.98億元,這也是TCL中環連虧的第四個季度。TCL中環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8.8億元、21.84億元、29.98億.
在眾多頭部上市公司暫時只有一家上市公司科創板上市公司阿特斯保持了正常的發展,阿特斯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2.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億元,環比增長8.3%。
已經披露的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三季報透露出一個信號,光伏產業價格戰打到現階段,從硅片到組件全行業幾乎處在全部虧損狀態,只有個別上市公司賺錢。
近年來,受供需失衡影響,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4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料、硅片價格下跌幅度超過40%,電池片、組件價格下跌超15%。
不斷內卷的情況再三季度并沒得到緩解,三季度,硅料已跌破成本線,處于“跌無可跌”的境地。P型硅片同樣因前期價格降幅較大,三季度暫時進入價格筑底;N型硅片價格則繼續下跌,210mm/130μm單晶N型硅片今年來價格已腰斬,成為今年跌幅最大的產品。據InfoLink顯示,截止10月16日,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價格跌幅分別為38%、50%、43%、29%。
10月以來,各大頭部廠家競價策略越來越激進,國內招投標價格持續走低,價格戰愈演愈烈。
據《索比光伏網》消息,10月12日,華潤電力沂源西里1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開標,共有14家企業參投標,投標單價0.5308元/W至0.7255元/W,均價為0.64元/W。10月21日,該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第一中標候選人通威股份,單價0.612元/W,再次刷新目前組件采購的最低單價記錄;第二中標候選人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單價0.616
元/W;第三中標候選人常州華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單價0.617元/W。最新消息顯示,該項目已由開出最低價的通威股份中標。
面對行業“囚徒困境”,在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各方不得不坐下來談一談。
在華潤電力沂源西里項目開標之后的第二天,10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舉行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包括隆基綠能、通威股份1等6家企業參與。各位企業家及代表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并達成共識。
10月18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給出價格戰底線,其在文章中指出,光伏組件是需要穩定運行20-25年的產品,相比價格,質量才是最關鍵的考量因素,0.68元/W的成本已經是當前行業優秀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相關規定,中標合同必須是高于成本。協會呼吁,招標方要尊重市場規律,遵守法律規定,以設定最低限價、降低價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務和質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標方案。
10月29日,頭部組件廠商了流露出結束價格戰的想法。自29日起,隆基綠能光伏組件價格上漲1-2分/瓦,截至目前,包括天合光能、晶科、通威、晶澳在內頭部組件企業出貨價格均已向上微調1-3分/瓦。
對此,隆基綠能人士表示,組件價云開(Kaiyun)格隨行就市調整。 晶澳科技表示,市場上分銷渠道價格略有調整。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用戶需求,基于對市場趨勢、成本、訂單情況等因素做全面考量,同時會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持續評估和動態調整定價策略。晶科能源回應稱,基于行業“反內卷”會議所達成的共識,各企業正共同努力促進產業鏈價格逐步回歸合理區間,公司積極響應,期待行業早日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此外,需求方也有終結價格戰態勢,據媒體報道稱從知情人士處獲取的文件顯示,某央企針對其擬招標的儲能項目修改了評標辦法——將技術評標權重、價格評標權重從原來的50%、45%,分別調整為55%、40%,商務評標權重不變。并且,價格評分的評審標準亦發生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X5從79萬跌至32萬,3.0T+381馬力,豪華SUV市場攪局者,還等啥?
抨擊馬斯克?外媒:朔爾茨發表新年致辭,稱德國命運不會由“社交媒體所有者”決定
雷軍最新發聲!小米汽車2025年交付目標30萬輛!還辟了個謠,讓大家不要神化自己
需求在改善 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站上榮枯線年美股綠盤收官:納指漲28.64%,英偉達漲超170%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