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組件均價已來到0.69元。業內人士預計,各家大廠的TOPCon 182mm雙面組件產品價格,很快將全面突破0.7元/瓦。
不過,據筆者多方了解,此次漲價潮,并非源于光伏供需反轉。在6月1日即將實施的《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政策驅動下,“搶裝潮”四起,倒逼下游分布式系統安裝企業提前囤貨。
除此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去年“虧腫”了的大廠,極力避免虧現金流,不得不抱團取暖。之前火熱的“價格戰”暫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一擁而上提價的大廠之前,晶澳科技已下了兩次“先手”。
此前,晶澳科技企業文化以“人性化”著稱,在各大廠紛紛以“瘦身”的方式降本增效時,鮮少聽聞晶澳裁員的消息。
據了解,這與董事長靳保芳淳樸寬厚的“鄉土情結”有關。同甘共苦、不拋棄不放棄的集體主義精神,是晶澳的文化底色。
但“同甘共苦”的另一面,是組織機構臃腫、人浮于事,且權責劃分不明確。有接近晶澳的人士向筆者透露,在晶澳“領導比員工干活多”。甚至有人直指晶澳“大鍋飯”特色明顯。
因此,本次“內部整頓”,在晶澳的管理層中,相當于進行了一場思想洗禮。目前,晶澳內部已達成共識——當務之急是全球化,快速攻占海外市場。
去年11月21日,晶澳科技與埃及與阿聯酋Global South Utilities(全球南方公用事業公司)和簽署了設立2家太陽能工廠的諒解備忘錄,預計總投資額在2.1億美元。
一個月后,12月19日,晶澳科技又規劃在阿曼實施年產6GW高效太陽能電池和3GW高功率太陽能組件項目,測算投資總額為39.6億元人民幣。
為度寒冬,晶澳在2024年上半年向銀行申請授信額度增加至720億元,即新增250億元借款。其中,超60%為3年-5年的長期借款。
按照當時的計劃,如資本開支呈現下降趨勢,再進一步壓縮成本和費用后,晶澳應能順利熬過本輪周期。
根據晶澳年報預告,2024年扣非凈利潤將虧損48.6億元至41.6億元。由此估算,第四季度晶澳科技虧損40億元-47億元,大大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的虧損1.9億元。
如今的晶澳,也經不起繼續上杠桿了。從去年初到三季度末,其資產負債率從64.35%上升至72.15%。總負債高達839.03億元。
雖然目前仍有360億元授信額度可用,但如繼續虧損或大手筆資本開支,恐難支撐。
于是,今年2月21日,晶澳科技宣布擬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權益方式募資,或為晶澳帶來成本較低的資金。(阿爾法工場Gree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美國駐華大使館賬號“跳反”了?發布白宮會晤的報道,幾千條評論清一色的反對
德媒重磅爆料:特朗普與俄國秘密談判重啟北溪二號,此前曾表示是自己摧毀了它
歐冠綜述:皇馬2-1馬競!阿森納7-1狂勝提前鎖定8強 多特爆冷1-1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律Kaiyun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