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個大型光伏項目近期陸續啟動光伏自建招標工作,并公布了開標結果。從招標規模、企業參與度以及報價情況看,招標規模擴大,行業需求旺盛,雖然組件價格仍處于較低區間,但有小幅上升,而且總體趨于穩定。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以來,全國范圍內已啟動的光伏組件招標項目總規模超過40吉瓦,涵蓋集中式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以及工商業屋頂項目。其中,國家電投、華能集團、三峽集團等央企主導的大型地面電站項目占據主要份額。此外,多個地方政府亦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招標,助力市場需求進一步顯現。
近日,大唐集團2025—2026年光伏組件框架采購項目開標。此次采購分為3個標段,分別對應TOPCon、HJT(異質結)、BC三種組件,采購規模分別為19.5吉瓦、2吉瓦和1吉瓦,合計采購規模達22.5吉瓦。
根據開標情況,TOPCon、HJT、BC三個標段的均價分別為0.696元/瓦、0.763元/瓦和0.839元/瓦,光伏組件報價范圍分別在0.66元/瓦至0.832元/瓦、0.685元/瓦至0.979元/瓦,以及0.73元/瓦至1.127元/瓦。上述報價不含運費,實際運費按每1000公里運輸距離0.019元/瓦計算。
此次開標結果,相比1月蒙能集團和中廣核新能源光伏組件集采的開標結果,價格有小幅提升。
開年以來,光伏組件集采整體開標價格有所上調,多家分析機構稱,頭部光伏組件廠商準備漲價,漲幅在0.02元/瓦至0.03元/瓦區間。在一線企業帶動下,大部分二三線企業在觀望跟漲。
國金證券認為,光伏近期內外需、價格信號積極,有望迎來量價開門紅。另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2.73億千瓦,仍將保持穩定上升趨勢。在需求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光伏組件價格走勢同樣預測積極。
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陳天朗表示,地面終端裝機需求正處于醞釀階段,同時在政策影響下,分布式或將迎來階段性裝機小高峰?;诙嘀乩妙A期的刺激,組件廠商挺漲動能充足,不過順漲與否還要看終端需求的兌現程度。
今年以來,雖然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有所回暖,光伏組件價格基本持穩,但市場博弈仍在。在此背景下,國內光伏企業逐漸告別盲目擴張,轉而聚焦技術創新,BC、HJT、鈣鈦礦等新技術產品加速滲透。
光伏組件招標項目對于標段的設置也體現出新舊技術交替的過程。PERC產品已逐漸淡出大眾視野,n型技術產品成新秀。今年,TOPCon、HJT、BC等技術產品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按照第三方咨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預測,Kaiyun到今年底,TOPCon市占率將提升至80%。
民生證券指出,多家央企設置BC獨立標段,BC認可度顯著提升。央企招標青睞BC產品。大唐集團2025至2026年光伏組件采購技術路線方向分別是TOPCon、HJT和BC,與2024年相比,本次集采總規模更大、有效期更長,不僅取消PERC產品,還新增了高效BC產品。
根據價格行情門戶上海有色網SMM統計,2024年以來,五大發電集團開展的組件集采中均設置BC標段,或將意味著市場對BC組件的接受認可程度有所提升。截至目前,隆基綠能、愛旭股份、協鑫、通威、晶澳、晶科和鈞達等多家主流光伏企業均在BC路線有所布局,Kaiyun在光伏同質化競爭相對嚴重的時期,BC產品有望通過差異化競爭獲得優勢。
基于上述背景,今年光伏制造端布局策略也更為清晰。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n型技術路線仍將是企業布局重點,BC產能蓄勢待發,HJT也準備進場。同時,為搶占市場先機,鈣鈦礦產業化進程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