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與阿特斯存在Kaiyun光伏專利糾紛,而晶科能源則與另一家光伏龍頭隆基綠能(SH601012,股價16.71元,市值1266億元)頻頻發生專利糾紛。
業績快報顯示,從營業收入上看,2024年,晶科能源實現營收926.21億元,同比下降21.96%;天合光能實現營收803.34億元,同比減少29.15%;阿特斯實現營收461.61億元,同比減少10.03%;大全能源實現營收74.11億元,同比下降54.62%。
從歸母凈利潤來看,2024年,晶科能源歸母凈利潤9054.09萬元,同比下降98.78%;天合光能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4.55億元,同比轉虧;阿特斯歸母凈利潤為22.91億元,同比下降21.09%;大全能源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7.18億元,同比轉虧。
可以看出,除了阿特斯的業績下滑幅度較小外,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大全能源的業績下滑幅度較大,尤其是天合光能和大全能源,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
阿特斯在介紹業績時表示:公司海外大型儲能業務的爆發增長及利潤貢獻,起到了較好的支撐作用;公司主動減少光伏產品出貨量,以利潤為優先,持續降本增效,不斷提升管理能力,保持公司的運營穩定和財務健康;公司充分利用國際化能力和全球品牌渠道等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捕捉和挖掘高毛利訂單,實現盈利。
阿特斯還表示,公司大型儲能第二主業增長曲線鞏固,且前期大量的儲能項目儲備和在手合同訂單進入收獲期,公司海外大型儲能領域的先發優勢領先行業,海外儲能業務在北美、歐洲和大洋洲等全球主要的大型儲能市場多點開花,2024年儲能業務出貨達到6.5GWh(千兆瓦時),同比增長505.28%。預計2025年公司大型儲能業務出貨規模將進一步提升至11GWh~13GWh,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天合光能則表示,公司組件出貨量較上年同期持續保持增長,但報告期內受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組件業務盈利能力下滑,導致全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同時公司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業績有一定影響。
另外,作為其中唯一一家硅料企業,大全能源解釋稱,公司結合檢修窗口建立了高效靈活的生產調節機制,實現對部分產線的有序減產控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多晶硅產量20.51萬噸,銷量18.14萬噸,產品庫存持續保持在合理水平,且N型硅料產量比例自2023年的40%提升至70%。
巧合的是,在2月27日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的幾家上市公司中,天合光能與阿特斯存在光伏專利糾紛。
2月10日盤后,天合光能公告稱,公司因專利權糾紛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天合光能認為阿特斯及其全資子公司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的制造、許諾銷售和銷售的光伏組件等產品落入其專利的保護范圍,兩者未經許可實施涉案專利,嚴重侵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給其造成了經濟損失。
因此,天合光能請求法院判令阿特斯及其上述全資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公司涉案專利的行為,同時請求判令二者立即銷毀被控侵權產品全部庫存及專用于生產相關產品的設備和相關模具。
同時,天合光能請求判令阿特斯及其上述全資子公司共同賠償因其侵權行為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懲罰性賠償,合計10.58億元。
彼時,天合光Kaiyun能方面稱,起訴阿特斯系基于TOPCon(一種光伏電池技術)有關的核心發明專利。“阿特斯在2024年8月對我們的9個專利提了12個無效案,12月又在蘇州中院起訴我們,(并)請求法院裁定其未侵權。”天合光能方面表示。
不過,2月27日,阿特斯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專利成了一些企業“內卷”的武器。瞿曉鏵還說:“阿特斯在此承諾,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首先使用訴訟手段來解決專利糾紛。”
另據報道,從2025年開始,晶科能源就分別在國內、日本、澳大利亞對隆基綠能發起專利訴訟。1月21日,隆基綠能也在美國反訴晶科能源專利侵權,涉訴相關技術為TOPCo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人大代表李大福:副省級城市中唯成都缺氣象災害防御法規,立法迫在眉睫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劉勇:“強制配儲”時代終結,各地不能再“一窩蜂”地上產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航空發動機高空臺建設要注意合理分工,加快將新能源產品試驗納入
白宮爭吵后,澤連斯基最新發聲!烏克蘭民眾憤懣:美國現在背叛了我們!歐洲十多國代表齊聚倫敦,緊急磋商
特朗普政府希望澤連斯基公開道歉!烏克蘭發表聲明:與法國公司合資生產武器
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握手擁抱,22.6億英鎊貸款協議簽了!烏提議:用俄凍結資產收益為烏生產武器!談崩后,美財長最新發聲
澤連斯基被“趕出”白宮,美高官還原現場:烏代表團幾乎都哭了,懇請重談當場被拒!英法開始“勸架”,但特朗普堅持等道歉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余淼杰:建議個稅起征點從6萬元/年提高至10萬元/年,定向減輕中等收入群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