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下稱“協會”)及相關部門呼吁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已久,協會分別在10月18日、11月20日公布及更新光伏組件的最低Kaiyun中國成本。
0.68元/瓦,是協會于10月18日披露的最低成本(組件含稅生產成本,不含運雜費)。彼時協會表示,0.68元/瓦的成本已經是當前光伏行業優秀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
11月20日,協會更新了11月的成本數據,在10月份“底價”的基礎上新增考慮最低必要費用,將組件最低成本價提升至0.69元/瓦。
從最新披露的組件集采項目中標和投標價格的變動情況來看,頭部企業及骨干企業正在響應協會及相關部門的“反內卷”倡議。
據行業資訊機構索比光伏網12月17日晚間公布的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賽爾縣200萬千瓦光伏項目光伏組件采購項目中標情況,天合光能(688599.SH)和協鑫集成(002506.SZ)分別以0.72元/瓦和0.682元/瓦的價格“分食”申能的2.4GW規模組件集采訂單。
記者注意到,由于該項目的招標時間為10月29日,即彼時協會尚未更新0.69元/瓦的最低成本價,因此兩個標段的中標價均高于協會當時制定的0.68元/瓦的“底價”。
12月9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建”)公布其高達51 GW規模的2025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的開標情況。
而在該中國電建組件集采項目的招標報價中,光伏TOPCon技術路線元/瓦之間,平均價格為0.68元/瓦。也就是說,行業內領軍企業及核心企業的報價均不低于0.69元/瓦,超出了行業協會11月更新的成本參考價。
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公開表示,以協會11月公布的成本參考價0.69元/瓦為紅線,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全部都在上端,這體現出在光伏產業鏈價格低迷的情形下,龍頭和骨干企業仍能保持報價的客觀與理性,不愿再打內卷式的“價格戰”。
“中國電建的光伏組件集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光伏組件集采訂單,帶有極強的風向標意義。”劉譯陽表示,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無數實例證明,在丟市場份額保價格和保市場份額降價格之間,采取低價競爭的企業往往前景堪憂。
“中國電建組件采購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對未來組件市場的定價趨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華創證券表示,報價趨Kaiyun中國勢反映出,領軍企業及核心企業在定價策略上展現出了相當的審慎與理性,避免了以往那種可能導致行業利潤壓縮的價格戰。所有主要參與者的報價均不低于每瓦0.69元,標志著行業自律開始顯現成效,產業鏈各環節的提價意愿顯著增強。
“結合產品質量與當前市場環境分析,預計中標企業將以報價不低于每瓦0.69元的行業頭部企業為主。”該機構還表示,隨著行業自律機制的逐步落實,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有望得到顯著改善,進而促進價格上揚及盈利能力的恢復。考慮到一季度通常為行業淡季以及自律細則的實施情況,隨著春節后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產業鏈價格或將迎來更為積極的變動。
中標價低于成本已成為困擾光伏制造行業的難題。在光伏“反內卷”相關倡議和措施實施以前,招投標市場不斷出現超低價中標的案例。
10月12日,華潤電力沂源西里1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開標。該項目共有14家企業參與投標,投標單價0.5308元/瓦至0.7255元/瓦,均價僅為0.64元/瓦,投標價中更出現了0.53元/瓦的超低價。
不過,記者注意到,即便整體看組件集采招投標報價低價“內卷式”競爭的態勢有所緩和,仍有不少未列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名錄或知名度較低的企業報出低于0.69元/瓦的價格并參與市場競爭。
據行業資訊平臺智匯光伏12月18日發布消息,日前,新疆電力巴州發電公司國能巴州抽水蓄能項目配套博湖縣60萬千瓦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項目(簡稱“國能新疆項目”)公開招標中標候選人公示。
從中標候選人中標情況來看,該項目中標候選人的投標報價落在0.625元/瓦至0.631元/瓦之間,低于協會定下的“底價”。具體看,上海電氣集團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報價為0.625元/瓦、昱輝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報價為0.631元/瓦、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報價為0.629元/瓦、昱輝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報價為0.631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