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開全站Kaiyun平臺近日,晶澳科技(002459.SZ)公告稱,為進一步推動公司全球化發展戰略,加快市場、供應鏈、研發三位一體的全球化建設,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公司計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關于赴港上市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晶澳科技稱,將充分考慮現有股東的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的情況,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并上市。
官網顯示,晶澳科技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發電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靳保芳先生1996年率先進入光伏行業,從事硅棒、硅片業務,2005年創建晶澳,從事太陽能電池制造。
2007年,晶澳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0年公司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到組件,2012年延伸到光伏發電業務,從而實現了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
企業發源地、上市公司注冊地均為河北省寧晉縣。晶澳科技在全球建有多個生產基地,海外擁有13個銷售公司,打造了硅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的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員工5萬多人。
公司產品銷售和服務網絡遍布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組件出貨量連續多年全球名列前茅。
根據索比咨詢的調研統計,公司在2024年組件出貨在75-80GW,居于行業第二。以2023年公司組件出貨57GW計算,晶澳科技2024年出貨同比增長最高達到4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晶澳科技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虧損45億-52億元。結合前期財報,公司在去年Q3單季實現凈利潤約3.9億元,大超市場預期;但是到Q4,其單季虧損范圍在40.2億元-47.2億元。
該業績表現大幅低于機構預期。晶澳科技去年上半年歸屬凈利潤為-8.7億元,且連續虧損兩個季度。但是到Q3,其單季凈利潤一舉轉正,在一眾光伏晶硅產業鏈企業中并不多見。基于此,有機構對其上調盈利預測,預計其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9億元,同比-103%。考慮后續需求恢復+行業落后產能出清,組件盈利有望繼續修復。
但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與機構預期相差甚大。對于業績變動,晶澳科技在今日公告中解釋稱,受光伏行業供需錯配的持續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各環節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以及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峻,導致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公司進一步表示,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經過審慎評估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業績影響較大。
晶澳科技在2025年光伏行業供需變化方面,預計全球光伏裝機量將保持增長,國內裝機規模將平穩增長,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和其他新興市場能源需求高增,清潔能源增長勢頭強勁。
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相關部門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產計劃,提高新建項目門檻,產能結構調整,技術提升改造,高效組件產品推出市場,競爭力差的產能將被淘汰。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通知,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由市場形成,為新能源市場發展打開更大空間。
據了解,商務部出臺光伏組件出口產品碳足跡標準,初步規定出口光伏組件碳足跡追蹤不超過415kgCO2e/kWp。晶澳科技重視可持續發展和ESG理念,積極推進光伏產品的國際機構碳足跡認證工作,符合低碳標準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有助于公司布局全球化發展。
據了解,晶澳科技在新產品新技術方面,始終重視研發力度,積極布局下一代新技術和新產品。2025年1月公司展出DeepBlue5.0超高性能組件,基于晶澳科技Bycium+5.0電池技術平臺,集成多項高水平創新成果,功率高達670W,效率達24.8%。
2024年公司面對全球光伏市場變化和挑戰,管理層做出系列應對決策,調整海外產能布局,推動N型產能全面滲透并持續升級,快速淘汰老舊產能,積極調整外幣資產套保比例等。
如果能成功登陸港交所,晶澳科技將成為繼福萊特、鈞達股份之后,又一家“A+H”光伏上市企業。
客棧拒絕銀屑病患者續訂并將其信息公布到工作群,消費者稱將起訴,你怎么看?
《阿凡達3》接近完成,預計年底上映,大家認為它還會在全球范圍內掀起觀看熱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