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光伏組件的出貨量逐年增加,成為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根據InfoLink的最新統計,2024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有望達到502GW,這一數字相較于2023年的413GW增長幅度達到22%。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的認同,也強調了各大組件廠商在持續技術革新和市場競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光伏組件行業,參與者眾多,但在2024年,市場中始終存在一些領軍品牌。在這些頂尖企業中,晶科、隆基和晶澳科技依然占據著市場的主要份額。具體來看,晶科的組件出貨量將超過90GW,隆基緊隨其后,出貨量接近80GW。而晶澳科技憑借同比增幅最大的業績,從2023年的近57GW躍升至77GW以上,成功躋身全球第三。透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前四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相對集中,整體而言,前四名將占據TOP10的63%出貨量,展現出明顯的市場集中度。
雖然市場中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整體趨勢表明第二梯隊的廠商同樣在不斷向前發展。具體來說,通威、正泰新能、阿特斯、協鑫集成等品牌在2024年將相繼推出多款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根據信息,TOP10內的出貨量差距約在10GW的范圍內,這無疑意味著后續的市場戰役將會更加精彩。值得一提的第11名東磁和東方日升的出貨量均達到了20GW,盡管名次排名略低,但其表現與第10名較為接近,顯示出強勁的市場表現。
在2024年的出貨數據中,N型TOPCon技術的廣泛應用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亮點,目前該技術的市場占比達到了74%。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PERC技術的出貨比例為23%,而Bifacial Cell(BC)產品的比例則微不足道,僅占3%。這一技術的演進和市場反應,為光伏組件制造商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方面,N型TOPCon具備顯著的優勢,從而逐漸取代了傳統的PERC技術。
展望未來,光伏行業中的技術變革勢不可擋。在即將召開的《全球BC電池產業發展論壇》中,業界領袖和專家們將更多地探討關于BC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該論壇將于2025年4月在江蘇召開,屆時會匯聚來自BC環節鏈的設備廠家、檢測認證機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探討如何推動整個光伏產能的進一步革新與市場布局。
與此同時,鈣鈦礦技術作為新興材料技術的佼佼者也將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定于2025年4月舉行的“中國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將邀請眾多行業精英集聚一堂,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市場動態。鈣鈦礦電池因其具備高光電轉化率和低生產成本的特性,未來有望在光伏組件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市場新的競爭焦點。
總之,2024年的光伏組件市場體現出了高強度的競爭格局和技術革新的加速過程。隨著國際新能源政策的逐步落地與市場需求的持續攀升,未來光伏產業的前景將更加廣闊。而對消費者而言,選擇優質光伏組件產品將不僅僅是在買一件商品,更是在為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和使用貿然鋪路。值得注意的是,未來的市場將繼續偏向那些在技術、效率、成本等多個維度上表現優異的廠家。因此,對于投資者和業內參與者而言,緊跟市場趨勢并對相關技術保持高度關注,將是贏得市場先機的關鍵所在。
在此背景下,各大廠商需要時刻警覺,持續優化自身產品的性能以迎合市場需求,也需注重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這也正是當前光伏行業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和期待解決的市場導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Kaiyun中國Kaiyun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