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咨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總規模達235.93吉瓦,較2023年的207.99吉瓦增長13%。另外,中國光伏產品連續4年出口超過2000億元。
瑞達期貨研究院指出,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12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數量為4875.43萬個。2024年1—12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數量為8.2億個,同比增長約80%。
分區域來看,歐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光伏組件的主要出口市場。2024年,中國銷往歐洲的光伏組件總規模達到94.4吉瓦,占比達40%。在傳統出口市場活躍的同時,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市場進一步擴大,新興市場不斷涌現,愈發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肯定了新興市場的貢獻,并表示全球光伏市場多元化趨勢仍在延續。
“2024年前10月,印度、土耳其、柬埔寨是我國前三大光伏電池片出口市場。歐洲依然是我國最大的光伏組件出口市場,但市場份額有明顯下降,除歐洲外,南亞、拉美和中東市場份額較大。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顯著,前十大市場以外的其他市場份額占比超過1/3,新興市場在持續孕育。”王勃華說,“2022年,全球共涌現28個吉瓦級光伏市場,2023年增長至31個,2024年的數量預估為37個。”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南方清潔能源產業正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全球南方國家加大對光伏產業的支持,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繁榮催化了項目的廣泛部署。2024年,中國出口的光伏組件中,約有47%流向全球南方國家,創歷史新高,首次與發達國家進口規模相匹配。
據外媒統計,2021—2024年,受全球南方國家新興市場需求高漲影響,中國包括光伏發電設備在內的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出口規模增長70%以上,在前十個增長市場中,7個為全球南方國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泰國等國的光伏產業均顯現出新發展活力。預計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清潔能源投資以及合作力度,全球南方國家的市場需求有望持續顯現。
中國光伏組件出貨量同比明顯增長的背后,是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高漲,多個國家和地區需求遠超預期,顯現出較強的發展動力。比如,中國光伏組件對中東市場出口規模增長99%,非洲地區增長43%,亞太地區增長43%,美洲增長10%。
咨詢公司“琥珀”數據程序總監山姆·霍金斯認為,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市場快速發展為全球各國實現綠色能源目標作出了貢獻。歐洲、南非等地區和國家旨在提高能源安全,對清潔、可負擔的電力需求日益增長,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的增長恰好滿足了其發展需求。
全球氣候和環境新聞網“對話地球”認為,清潔能源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在出口方面,中國清潔能源產業展示出強大的韌性,特別是光伏、儲能、電動汽車行業,如今已經成為中國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2015年以來,中國就是全球重要的光伏發電設備出口國,最近幾年,中國光伏設備出口量仍持續增長。
“對話地球”表示,中國在全球清潔能源制造領域占有主導地位。美國、印度等國家明確表示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但在不依賴中國的情況下,這兩個市場很難滿足自身需求,他們的生產商并不在海外競爭中具有更強的實力。
研究公司榮鼎咨詢同樣指出,中國擁有廣闊的應用市場,以及數量龐大的光伏企業,市場成熟度很高,中國光伏企業為全球光伏市場提供了具有技術優勢且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這些優勢難以被超越。
近年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預測接連被調高,預計在能源轉型背景下,各國光伏發電設備需求將保持高漲。國際能源署預測數據顯示,全球為實現1.5攝氏度溫控目標,2024—2030年,全球每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需在500吉瓦至700吉瓦。到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在各種電源形式中的占比將達到70%。
國際能源署在2024年底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預計到2030年,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光伏市場中所占份額將達到70%。
山姆·霍金斯預測,到2027年,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是促進電力減碳、脫碳的關鍵。中國光伏產品制造實力雄厚,占全球市場份額的80%,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組件出口是觀察全球能源轉型進程的重中之重。
榮鼎咨詢認為,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的主導作用仍進一步凸顯。中國制造業仍極具吸引力,出口市場將繼續支撐中國經濟的增長。中長期看,中國仍將是光伏產品的頂級生產國和出口國。
國外行業媒體“光伏雜志”指出,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組件需求將增長4%至9%,中國光伏組件出口規模預計將總體保持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中東、東南亞、東歐等市場將繼續增長,新興市場也將進一步涌現。但“光伏雜志”也提醒,光伏組件需求受經濟、政策等各種因素影響,若歐洲經濟疲軟,或一些國家調整關稅政策,那么將影響一段時間內該地區或國家的光伏市場表現。(本報記者 董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