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綠色建筑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明確2025年實現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目標,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開展建筑光伏高質量發展試點。
【谷騰環保網訊】2024年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綠色建筑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明確2025年實現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目標,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開展建筑光伏高質量發展試點。
在此背景下,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于BIPV行業而言,一個共識已經形成:BIPV在爆發前夜,無論上市公司還是業內專家,都給予肯定判斷。但建造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技術標準規范與檢測認證體系不足,都造成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緩慢。
為此,業界呼吁,國家應加大力度推廣BIPV,并盡快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讓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有據可依。
華寶新能去年推出了XBC美學曲面光伏瓦入局BIPV。“在山東棗莊的高端新中式別墅項目中,我們根據建筑耗電量定制解決方案,僅鋪裝三分之一屋頂面積的發電瓦,裝機容量達10千瓦,理想天氣下日發電量可達50度,可充分滿足家庭日常用電需求,且與建筑外觀完美融合。”華寶新能光伏產品研發總監于華君表示,自產品發布以來,曲面光伏瓦憑借獨特的美學設計與高效性能,吸引了不少對建筑外觀有較高要求的客戶。
“在城市更新項目中,以南京百年建筑維護項目為例,我們為建筑加固主體結構后,采用輕質光伏瓦替換原有瓦片,減輕了建筑承重,實現了建筑保護與清潔能源利用的雙重目標。該項目裝機5000瓦,已并網運行,為城市更新中的綠色能源應用提供了范例。”于華君表示,在光電轉化效率方面,曲面光伏瓦采用了XBC技術,安裝面積的光電轉化效率達到17.1%,有效提升了屋頂的能量利用效率。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推動既有建筑屋頂加裝光伏系統,推動有條件的新建廠房、新建公共建筑應裝盡裝光伏系統。
事實上,BIPV產業的加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北京、上海、河南、山東等地相繼出臺支持政策。
“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支持BIPV發展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等。”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告訴記者,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BIPV產業的發展,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如政策執行力度不夠、補貼標準不統一、融資渠道不暢等。
記者走訪發現,政策持續推動下,目前BIPV以示范項目為主。深圳是布局BIPV項目較早的城市。早在2001年,從事建筑幕墻為主的方大集團,就已設計安裝中國第一幢太陽能光伏幕墻并應用于方大大廈,首次在國內應用了集發電、隔聲、維護與裝飾功能為一體的光伏幕墻。與方大集團同處深圳的裝飾企業瑞和股份,2018年承建的深圳水貝壹號大廈光伏建筑落成至今已穩定運行多年。
對于國內光伏行業而言,BIPV試水者眾多,從早年的漢能,到后繼者晶科能源、東方日升以及隆基綠能等,眾多光伏龍頭企業爭先涌入,試圖打開BIPV的市場空間。
按照技術路線區分,光伏建筑可分為光伏平屋頂、光伏斜屋頂、光伏遮陽板、光伏幕墻、光伏遮陽板等。而光伏瓦作為BIPV領域的新勢力,近年來在眾多屋頂光伏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建筑屋頂光伏的差異化選擇。
“曲面光伏瓦的曲率和形狀與傳統建筑瓦片高度契合,不僅符合中國小青瓦及歐美西班牙瓦等建筑風格,更具空氣滲透率優勢,能促進屋頂空氣流動,有效提升散熱效果,確保發電效率穩定。”于華君表示,相比傳統平面光伏組件,曲面設計實現了美觀性與實用性的融合。
內卷已是光伏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困局,而曲面光伏瓦的產品技術差異化探索,則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事實上,突出建筑美學和光伏環保特性的BIPV項目,在業界呼聲早已頗高。相比住宅和廠房建筑千篇一律的光伏屋頂設計,光伏瓦的美學特征更顯著。
去年兩會,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就建議,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制定農村光伏與建筑結合的規劃標準,引導光伏行業關注產品質量的同時,也要融入對美的思考。“今天,光伏產品日益走進老百姓的生活,讓工業美也能成為柔性的變革力量,繪就鄉村發展的新畫卷。”鐘寶申呼吁:“國家和行業不僅要重視綠色建筑的規劃和相關政策的出臺,同時也要關注光伏產品的工業美與建筑美深度融合,讓高品質又兼具美觀的光伏產品綻放在美麗鄉村。”
于華君表示,華寶新能自2021年起便開啟了曲面光伏瓦的研發,技術團隊最終選擇了BC電池技術,“該技術在外觀和性能上具備顯著優勢,不僅美觀度高,更接近傳統建材,且在可靠性、發電量及高低溫耐受性方面表現出色。更為關鍵的是,BC電池焊帶串聯于背面,能更好地適應曲面產品的力學設計,為曲面光伏瓦的成功研發奠定基礎”。
隨著BC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開始布局BIPV市場,紛紛推出搭載BC電池技術的BIPV產品,以滿足市場對高效、安全、可靠的光伏建筑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需求。
隆基綠能已經推出了多款搭載BC電池技術的BIPV產品,包括別墅款光伏組件和隆頂等。隆基綠能光電系統事業部研發負責人張松表示,BC電池技術對光伏建筑一體化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包括抗遮擋、低應力和韌性等。這些特點使得搭載BC電池技術的BIPV產品不僅可實現發電效率遠超同類產品,還能全面延長發電時間,提高發電效率。
“得益于BC電池的高轉化效率,我們的曲面光伏瓦每平方米發電功率可達170瓦,在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水平。”于華君表示,產品在結構件與安裝方式上擁有全球專利,單塊產品可拆裝,強度足以抵御颶風侵襲。
2024年以來關于建筑全面降碳的政策進一步推行。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較2023年增長2000萬平方米以上。
中信證券指出,BIPV作為建筑全周期降碳的主要方式之一,未來行業發展將更多重考量建筑美觀性、發電效率、材料成本等,具備行業領先技術的龍頭企業更易發展。
但市場潛力巨大的同時,BIPV項目普遍面臨的挑戰包括資金投入回收周期長和投資回報率評估難題。“技術創新、提高發電自用比例、降低初始投資等措施有助于縮短投資回報周期,提高項目的經濟性和吸引力。”高承遠表示,企業和政府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政策補貼、商業模式創新等措施降低BIPV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
談及BIPV行業發展現狀,于華君認為,當前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BIPV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市場前景廣闊,國家與地方政府出臺多項鼓勵政策,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另一方面,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導致設計與建設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大規模推廣;市場教育不足,消費者對BIPV產品認知有限,影響了市場需求釋放;此外,雖然行業技術逐漸成熟,但成本與投資回報率仍是制約因素,短期內難以實現與傳統光伏組件的價格競爭。
“現狀是基于建筑的標準體系不健全,缺少建筑性能相關的工程設計、安裝、驗收標準,尤其缺少針對安裝部位的專項工程標準。”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告訴記者,BIPV產品并不是用在建筑物改造過程中,而是要在建筑物最初的設計籌劃階段建立低碳建筑理念,并導入BIPV產品。
業內認為,目前BIPV行業內光伏產業和建筑產業的協同并不足。BIPV主戰場在建筑行業,而主力軍為沒有建筑資質的光伏企業,與建筑企業往往割裂。
采訪之中,華寶新能方面就透露出與建筑商、設計師等交流合作的意向,并預期隨著市場快速增長,將會有更多的光伏類公司與建筑類公司聯手合作,加入到光伏建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