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環在2024年陷入嚴重虧損,面臨產能過剩、業務結構失衡、海外布局遇阻等多重困境。
2.由于行業供需嚴重失衡,硅片價格持續下跌,TCL中環硅片業務毛利率跌至-9.25%。
3.與此同時,TCL中環新能源電池組件業務競爭力不足,未能形成規?;瘍瀯荨?/p>
4.然而,TCL中環在2025年有望隨著落后產能出清與技術迭代加速迎來行業拐點。
5.為實現可持續發展,TCL中環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戰略轉型,從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創造。
在全球光伏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TCL 中環作為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卻在 2024 年陷入了嚴重的虧損困境。曾經在光伏賽道上一路疾馳的它,Kaiyun中國如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也為整個光伏行業敲響了警鐘。深入剖析 TCL 中環的困境,對于理解當前光伏產業的發展態勢以及未來走向具有重要意義。
2024 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這無疑彰顯了光伏產業在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中愈發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后,主產業鏈各環節產能的集中釋放,使行業面臨著供需嚴重失衡的嚴峻局面。
以硅片環節為例,其產能擴張速度驚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中國光伏標委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此前曾表示,2024 年硅料產能將達到 368 萬噸,但供應量 150 萬噸即可滿足需求,到 2024 年末,硅料端的供應量或將超過市場需求一倍。
因此,這種無序擴張導致市場供過于求,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在 2024 年上半年,硅片價格跌幅超過 40%,價格的急劇下滑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了巨大沖擊。TCL 中環作為硅片龍頭企業,卻也難以抵擋這波行業危機。公司硅片業務毛利率跌至 - 9.25%,二季度初便出現毛利虧損,并迅速進入現金成本虧損階段。
過快的產能釋放與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形成的 “剪刀差”,直接導致了庫存積壓。為清理高價庫存,TCL 中環被迫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損失,進一步放大了虧損規模。與此同時,光伏主產業鏈的競爭模式已從技術驅動轉向成本比拼。在 N 型硅片市場,隨著去年49億募資計劃叫停,TCL中環在該市場中未能占據先機,而傳統 P 型硅片由于同質化嚴重,成為價格戰的重災區。2024 年,P 型硅片均價較 2023 年下跌 52%,企業普遍陷入 “生產即虧損” 的艱難困境,TCL 中環也未能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TCL 中環的虧損并非僅由硅片業務的困境所致,其新能源電池組件業務競爭力不足同樣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關鍵因素。在當前光伏電池技術從 PERC 向 TOPCon、HJT、BC 等方向迭代的大趨勢下,TCL 中環雖通過子公司 Maxeon 布局了 BC(背接觸)電池技術,但據行業媒體報道稱,該技術商業化進度緩慢,且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未能形成規?;瘍瀯荨Υ?,TCL中環研究院副院長張雪囡也曾公開表示,在成本控制環節,銀漿、銀對電池的制造成本影響非常大。
相比之下,競爭對手隆基綠能的BC產品則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其Hi-MO9組件采用 HPBC 二代電池技術,主流功率達 660W,該產品已中標內蒙古能源集團達拉特旗防沙治沙50萬千瓦光伏一體化一期項目開標,為單體最大集中式 BC 項目。
此外,在光伏行業進入 “一體化競爭” 的時代背景下,企業通過硅片、電池、組件的垂直整合降低成本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截至2024年6月底,TCL中環的高效疊瓦組件產能僅為22GW,但不足硅片產能的12%,導致其消化硅片產能的作用有限,這也意味著組件業務確實未能有效協同上游硅片產能。
而在海外業務方面,作為 TCL 中環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支點,海外子公司 Maxeon 在 2024 年也陷入了經營轉型期,業績下滑進一步加劇了母公司的虧損。由于歐美市場光伏政策變動與本土化保護傾向,Maxeon 被迫收縮分布式渠道,轉而聚焦大型地面電站。對此,Maxeon首席執行官表示:“由于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以下簡稱“CBP”) 扣留交貨、與工廠關閉和低生產水平相關的固定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全球供應過剩和激烈競爭,我們繼續觀察到價格低迷,我們的IBC產品和高性能系列產品的平均市場價格,自2024年1月以來分別下降約43.5%和28.6%。
值得一提的是,Maxeon 雖擁有 IBC(交叉背接觸)電池技術專利,但其生產基地位于東南亞,面臨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的關稅壁壘。TCL 中環試圖通過技術授權模式擴大市場份額,卻因本土化產能不足而收效甚微。海外業務的高成本與低靈活性,暴露了其全球化戰略與本地化運營的脫節,給 TCL 中環帶來了較為沉重的財務壓力。
面對行業下行周期,TCL 中環的應對措施顯得被動且滯后。在成本管控方面,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5.62億元,同比下降28.41%。這一數據表明,公司不僅面臨著盈利壓力,現金流亦存在風險。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貨周轉天數從 2023 年第三季度的 60.07 天延長至 2024 年第三季度98.65,應收賬款回收周期也同步拉長,反映出公司在現金流管理上存在問題。
在組織架構方面,TCL 中環在行業高景氣期依賴規模擴張,卻未能建立敏捷的組織響應機制。例如,據華夏能源網報道,在2024年上半年,行業過剩局面已經非常明顯、全產業鏈價格均已跌破成本線,TCL中環卻仍在堅持靠低價競爭搶市占率,上半年的開工率達到90%以上,從而導致在“賣的越多、賠的越慘”的情形下,TCL中環用超過30億元的虧損,僅換來硅片市占率提升1%的成果;
因此,TCL 中環在 2024 年所遭遇的困境,是行業產能過剩、業務結構失衡、海外布局遇阻以及管理效能滯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 TCL 中環而言,如何在這場危機中找到破局之道,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是擺在面前的緊迫課題。
換句話說,TCL中環的虧損,是光伏行業周期性調整與結構性矛盾的集中體現。2025年,隨著落后產能出清與技術迭代加速,行業有望迎來拐點。然而,企業若僅依賴外部環境改善,而忽視內在能力的重塑,恐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對TCL中環而言,唯有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戰略轉型,從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創造,方能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重獲生機。正如公司CEO王彥君所言:“反思至暗時刻,歸因于內,鑒往知來?!惫夥袠I的未來,屬于那些既能仰望技術星空、又能腳踏實地降本增效的長期主義者。
陸雯燕(2025),TCL中環:去年扣非后凈利最高預虧99億,百億融資下修后折戟,證券之星
馬換換,王蔓蕾(2005),TCL中環2024年凈利預虧82億—89億元,北京商報
能界先聲(2025),隆基綠能中標國內單體最大集中式BC項目,經濟觀察網
集邦新能源網(2024),TCL中環與Maxeon深度合作 合力研發新一代光伏電池!
田思(2025),巨虧近百億:2024光伏“虧損王”居然是它,華夏能源網
營銷君(2024),TCL中環業績暴跌53%,光伏行業供需失衡拖累巨頭,金融界
仲新源(2025),TCL中環:第四季度環比改善,修內功以越寒冬,中國能源網